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作简报
2015年第2期
(总第10期)
本期目录
李轶等人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论文
新闻报导
陈卫教授入选2014年度“中国水业人物”
4月11日,2014年度“中国水业人物”颁奖大会在京举行。经过网站投票及专家评选,浅水湖泊实验室陈卫教授获2014年度“中国水业人物”教学与科研贡献奖,这也是我校教师首次获此殊荣。全国水务行业的各方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颁奖大会。
“中国水业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旨在表彰给水排水行业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和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联合主办,《给水排水》杂志社承办,共评选出“工程与技术贡献奖”、“教学与科研贡献奖”、“运营与管理贡献奖”各3名,“中国水业终身成就奖”1名。
王超院士一行赴厦门调研
4月28日-29日,王超院士一行赴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大学调研。在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双方就科技成果报奖、流域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科教融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参观了城市环境所仪器设备实验中心及福建省贝思达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与城市环境所共建的环境技术产业化研发中心。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王超院士一行听取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筹备情况、课程设置与最新进展,并就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也就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并交换了意见。
院领导王沛芳、陈杰等随同调研。
王超院士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5月19日下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问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超院士作了题为《借助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的发言。
王超院士认为,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长江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在战略规划阶段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目前,长江经济带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长江流域局部江段水体污染严重,69%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湿地退化,导致湖区水安全保障能力降低,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长江渔业资源严重枯竭;长江流域水鸟栖息地的减少和破坏直接威胁着众多稀有鸟类的生存;珍稀物种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王超院士建议:一、借助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二、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严格落实《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三、科学规划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杜绝化工、电镀、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落户。四、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严格控制入江排污控制量,加快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五、慎重建设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改善长江与鄱阳湖和洞庭湖关系,促进河湖健康。六、明确单一部门管理沿江湿地,解决“多头管理、谁也不负责”的问题,切实保护湿地范围、水质、栖息地等关键生态要素。
学术动态
2015年水环境模拟与预测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2015年4月11日,我院举行了“2015年水环境模拟与预测学术论坛”,论坛邀请到了美国DSI开发团队EFDCExplorer模型创始人和主要技术开发人、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要技术负责人等做主旨报告,参加论坛人员共76人,分别来自于36个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论坛由李一平副教授主持,副院长华祖林教授致开幕辞。
科研动态
李轶等人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论文
近日,李轶等人完成的水动力和河流底质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论文“Modeling the Effects of Hydrodynamic Regimes 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thin Fluvial Biofilms: Combining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于环境领域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 49, 12869−12878, IF: 5.33)发表。
论文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河流底质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以河流底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动力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得到了动水条件下河流底质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的响应规律。研究发现水动力条件在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确定性作用;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与扰动能呈显著负相关,与扰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膜干重和叶绿素的量与扰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流速呈显著的负相关;生物量与扰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流速、扰动能和摩擦雷诺系数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还发现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